兒童尿床(Bedwetting)

兒童尿床實在讓家長苦惱

尿床–是兒童泌尿患者中最常見的泌尿系統問題。

因為尿床的「低嚴重度、高盛行率」的情況,常常被大家忽略。老一輩的阿公、阿嬤們甚至常常說:長大就好了,為什麼要看醫生吃藥呢?

尿床,雖低嚴重度,但因為其高度影響生活品質,可能給兒童及其家庭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研究指出,長期的尿床會使孩子感到困擾並影響自信心,同時懼怕社交甚至不敢參加校外教學或到同學家過夜,也同時對家庭造成額外的社會和經濟負擔。因此,尿床的診斷和適當處理具有極高的臨床重要性。正確且及時的治療能預防進一步的心理困擾,並促進孩子的健康與正常發展。

尿床一般是指五歲以上的兒童在睡眠期間還無法控制尿液,這種情況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遺尿症(enuresis)。原發性夜間遺尿症指的是從未有持續乾爽六個月以上的情況,而繼發性夜間遺尿症則是曾經乾爽超過六個月後又出現遺尿的情形。

流行病學

尿床的發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降低:5歲兒童約有5-10%受影響,10歲約3-5%,15歲以上則僅約1%。男孩的發生率約為女孩的兩倍。(某些國家的研究甚至更高。)

診斷與評估

醫師會根據病史與身體檢查進行初步評估診斷,並詢問家長有無使用過其他治療方式。尿床的小孩需記錄「夜間/白天尿床日誌」以供醫師分析病情。尿液檢查有助於排除尿路感染或糖尿病等潛在問題。若病史懷疑有排尿功能的問題,甚至輔以腎臟超音波或尿流速檢查作為初步評估。

治療方式

臨床分為「單一症狀性」和「非單一症狀性」遺尿症:

  • 單症狀性夜間遺尿症:無伴隨白天排尿問題,如尿急、頻尿、漏尿等。
  • 非單症狀性夜間遺尿症:若有白天伴隨排尿問題(尿急、頻尿、漏尿等),為非單一症狀的尿床。

一般建議兒童若滿五歲還在尿床可採取保守的治療,藉由改善喝水習慣,規律時間解尿,改善便秘,且避免睡前過多水分或刺激性食物的攝取為一線的治療方式。

然而,若滿6歲後還是尿床,除了維持上述保守治療,可考慮一線藥物治療或鬧鈴治療。

非單一症狀的尿床兒童或頑固性尿床的兒童則後續考慮抗膽鹼藥物或三環類抗憂鬱藥物治療。

家庭建議

  1. 避免體罰:尿床非出於兒童自願或是故意的,體罰無助於改善兒童尿床甚至會讓尿床變嚴重。
  2. 規律作息與飲水量:白天應多喝水,但睡前限制飲水量並讓孩子上廁所。
  3. 使用尿床警報器:此設備能在尿床時發出聲音提醒孩子起床排尿,但須家庭的強烈支持及兒童的高度配合。

結論

尿床對孩子與家庭而言都是一種挑戰,家長應保持耐心並支持孩子。經過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大多數孩子最終能夠克服夜間遺尿問題,恢復正常生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